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佛教的生死轮回图详解,六道轮回有多恐怖

佛教的生死轮回图详解,六道轮回有多恐怖
佛教的轮回的哪几道?

有三个宗教承认有轮回,天道,人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

佛教轮回说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着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嗔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六道轮回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
生死之轮,藏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等(注: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生死轮回、受苦及脱苦的教法在内。
在佛法上,我们必须注重传承。既然我们要修佛法,就当然必须谨慎地抉择什么是佛所开示的法、什么不是佛所开示的法、什么是有传承的正法和什么是似是而非、某些人自创的无传承“佛法”!换言之,我们不要大意,必须确定自己所听、所学、所修的法的确是佛陀所开示的。为着这个原因,衲现在先讲一讲生死之轮图的传承,亦即这种图画的来源。
在佛陀于人间示现的年代,在印度的中部摩揭陀国(Magadha,中印度当年十六大国之一,即今之Bihar近佛陀成道的地方),有一座城叫做“王舍城”(Raja Girha,佛陀最常说法之处,即今之Rajgir,城境内有一山称为“灵鹫山”,即佛陀开示《般若心经》的圣地)。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国王名为“频毗娑罗王”(Bimbisara,亦译作“影坚王”、“形牢王”、“瓶沙王”及“影胜王”等)。这个国王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他不但是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佛教史上的第一座精舍——竹林精舍(Venuvana) 亦是由这位国王所供养予僧团的(注:见《因果经》中记载)。在印度有另一个大城,名叫“胜云城”(Rauruka),此城则有一位称为“优填王 ”(Udrayana,亦译作“优陀延王”及“乌扎衍那王”等)的国王。上述的两位国王,是甚有交情的朋友。频毗娑罗王在现在所说的典故发生时,早已皈依了佛教,而优填王则未信佛教,亦未见过释迦牟尼本师。
王舍城与优填王所管辖的地方,堪称国富民强。两个城之间常常有商人来往作买卖,两位国王就常常托来往两地的商旅代捎书信及礼品予对方。在多次互相送赠了珍宝及上等布料后,优填王把一件镶满了各种宝石的珍贵铠甲赠予频毗娑罗王。这套珍贵的盔甲,不单镶满了多种宝石,更有防火、防毒及护身的功能,所以它价值连城,令当时的见者赞叹不绝。在收礼后,频毗娑罗王召集了大臣,向他们说:“这么贵重的大礼,朕应当如何回礼呢?朕必须以一件同等的厚礼或更有价值的礼品回赠,你们快帮忙想一想吧!”各大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不太恰当,令国王伤透了脑筋。这时候,一位属婆罗门阶级的大臣开口说:“我王!三界之中所有珍宝也比不上佛陀!佛陀现正在我们国境中驻锡,我王何不以佛陀之身相作画回礼呢?这份礼既吉祥,且又能令优填王积聚福德!”,频毗娑罗高兴地决定:“就这样办吧!”
在佛陀听到频毗娑罗王的要求时,应允之余,还授记说:“优填王见画时,将生大信心及见谛!”在画师为佛陀作画时,由于佛陀的圣身自然放出光明万丈,又因画师出于敬心而未敢直望佛身,绘画便变得极难进行下去了。后来,佛陀把自己的身影投在画布上,由画师依他的身相比例勾划身形,再为佛画上色。画师又依佛之开示,在佛身相图画下,加上了开示皈依、三学、六道生死轮回及十二因缘教法的生死之轮图。这幅布画,被涂上香料而包于上好的丝布内,再放入一个金盒之中。金盒又被放在更大一点的银盒中;银盒又复被收藏于更大的红铜盒中。频毗娑罗王写了一信,派使者把信交予优填王,请他在城中张灯结彩,再由大象、步兵及战车等四军陪同,出城十一里恭迎佛画。这幅包装好了的佛画,便被供在一头大象背上,送到了在其城境外恭迎的优填王手中。
本来不信佛的优填王在恭敬地展开佛画后,便仔细地观看图中的内容及参想画中偈文的内义,同时亦在心中禅思十二因缘的顺逆流转过程、四谛及六道轮回之苦。由于佛陀的加持、优填王的过往善业力及因缘成熟,优填王在当下便证得了阿罗汉圣人的预流果位境界(注:一种修行的境界——小乘见道位)。此后,这位国王为佛教亦作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生平故事,可见于《大藏经》中的戒律教法等典著中(注:汉文《大藏经》中之《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阿含经》及《四分律》等,俱有有关优填王之章句片段)。衲在几年前曾往印尼的浮罗布多(Borobudur)大塔朝礼,留意到塔上的石刻中亦有极多有关此王生平的雕刻图像。
由上述典故可见,生死之轮图并非西藏人的发明,而是源自古印度佛陀的时代(注:在印度阿旃多石窟第十七号窟殿中,便存有古老之生死之轮图像)。在优填王看画证道后,古印度的佛教寺院(乃至后来的藏传佛教寺院)便开始有把这幅画绘于寺门外的传统,以令来访或路过的人见画而心念画内含藏的教义(注:见汉文《大藏经》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四:“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是故我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应差苾刍于门屋下坐,为来往诸人婆罗门等,指示生死轮转因缘……”及《释氏要览》卷三:“毘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后作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言,于门两颊……次一面,画五趣生死轮……”)。

佛教生死轮回图中左上角的佛祖坐像代表什么意思?

万法唯心所造!六道生死,轮回镜像,都是心中念想的化现,念即是因,化境即是果,日思夜梦,梦境是心念所化。故而一切境界影相即是念想妄生。离一切妄想颠倒,则灭诸幻。妄想离已,无有所离。诸幻灭已,无灭幻者。清净真如自然而是。

佛教上讲的“六道轮回”是怎么一回事情?难道人类真的有生死轮回吗?

您好,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 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轮回理论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本源来自婆罗门教。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六道”。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间道;三、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佛教说的六道轮回人死后会不会投胎转世?

会的

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从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个业报身,依所造做业从一业报身可以生出百千万种身,百千万种身一一复能生百千万种身,如是辗转乃至无量。 如《中阿含经》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 以色身生灭作为轮回是佛随顺众生妄见的一种方便。如《入楞伽经》言“若取有无法者,即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大慧!说有无法自相同相,是名应化佛说,非法佛说。复次,大慧!应化如来说如是法,随顺愚痴凡夫见心令其修行,非为建立如实修行,示现自身内证圣智三昧乐行故。”。初学因心有我念而生诸我见;因心现色身生灭相而起身见;因身见而起我人众生寿者相。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

六道者:一、 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天道又分为欲界天、 色界天、 无色界天。

1.天道

天界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越后面的天人烦恼越轻,福报越大。

色界天、无色界天描述的实际上是小乘四禅八定的各种心的境界。《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中说:“何谓四禅。惟弃欲恶不善之法意以欢喜,为一禅行;以舍恶念专心守一不用欢喜,为二禅行;欢喜以止,惟如法观觉见苦乐,为三禅行;又弃苦乐忧喜悉断而住清净,为四禅行。”

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修行能入一定的境界便可以往生天道

2.人道

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界之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若来生想保持人道,也是需要做好十善才可以

3.阿修罗道

阿修罗,略称‘修罗’,是梵文Asura的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其中修罗就是‘端正’,国人称其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词,‘阿修罗’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

他们的福报很大,与天界众生相去不远。生于此道中的众生,于过往生中的善业力极大,却因其瞋恨的习气,而并未能生于天界中,只能以这种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阿修罗道的众生瞋心及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之众生作战,但往往大败而返,被打至遍体鳞伤。

故此阿修罗虽然不用受苦,但死后堕落三恶道机会甚大(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

4.畜生道

相对饿鬼道和地狱道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

5.饿鬼道

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会生下几百个鬼子。生于饿鬼道中的因缘,除了共通的不善业外,亦特别与不肯施舍助人、偷盗或见难不救之业因有关。这一道中的众生寿量不定,有的饿鬼寿命可长达数万人间年,长期受着因不善业力而感召之痛苦果报

6.地狱道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

民间传说:十殿阎王与十八层地狱“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众生会互相砍杀,但却不死去,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完全无法出离。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狱中,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其他地狱的各苦,衲就不在此详述了(注:参考法师着作《生死之轮》)。总之,地狱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

六道轮回图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