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生死有轮回吗,什么叫生命轮回

生死有轮回吗,什么叫生命轮回
有生死轮回吗

轮回不是普遍现象。能有“前世”的人稀少。那些所谓的濒死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科学。

人会有生死轮回吗

轮回是确实的吗
圣严法师著述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
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
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
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
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
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
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著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
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
习气,命终之后,便随著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
、焦虑、贪恋、镇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
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
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人有‘生死轮回’吗?

绝对是的!!!!
我男友是天蝎。。。他朋友都说从来没见他这么对一个女生,我也觉得他超级完美的对我很好。。
如果说喜欢的人都在关注love.fanyaozu.com,一定要是非常非常喜欢的。会做一些很阴暗的事情,你都不知道。。网上流传的那些天蝎喜欢一个人(ls写的那些 都对的。。)很有道理。。
最重要的是,他会为你打破原则。看到很多人说天蝎玩暧昧,这就是不太喜欢的那种,天蝎男如果跟你表白了,那就说明你的地位很高了,你可以当女王了。。。

人真的有生死死轮回吗?

因果,因缘法
请听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地藏经》《无量寿经》
体方法师讲的《解脱之道》《阿含经》《心经》《金刚经》
元音老人开示的《拈花录》

星球的生死轮回是怎样的?

太空中千姿百态的点点繁星,都是宇宙大爆炸后的产物,金星和火星、地球都是从太阳形成初期原始太阳星云中同时诞生的,在初期,它们所含物质基本相同,然而当它们走过46亿年历程后的今天,火星变成了冰窟,金星变成了火炉,唯独地球却蕴育着生命,为什么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星球生死轮回的原因。银河系就像田径器材的铁饼,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6000光年。银河系中约有20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它们都在围绕着银河系运行着。由于地球有热带、温带、寒带之分,根据宇宙中事物的普遍性推测,银河系内也应有类似地球的三大气候奇点区,从而导致了金星、火星和地球的生命轮回。太阳环绕银河系运行时,将穿越银河系的寒、温、热不同温度的区域。目前,整个太阳系正处在银河系的温带区内,而地球正处在生物圈内适应生命演化的最佳位置,从而出现了生命。将来,地球会让位给火星的,这一切是真的吗?不得而知。

佛教 最早的那个因缘因果 是什么?关于本源的问题~~

最初那个因缘是什么
佛说是:无始无明。净空法师 – 这最初无明从哪来的?佛告诉你
1 法相宗讲得透彻,讲宇宙的源起,万物的源起,我从哪里来的,我的源起,全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万物的本体,包括我自己。

2 宗门里面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什么?自性。

3 本来面目是佛,不是别的,所以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面目是佛。

4 佛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迷了,「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就是你开始迷。

5 很难讲,讲不出来,哪有开始呢?佛家讲「无明」上面加了一个无始,无始无明,他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无明叫无始无明。

6 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

7 那是什么?没有开始,是假的不是真的。

8 没有开始,怎么会有这种现象?《楞严经》上富楼那尊者,就这个问题提出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无始无明是怎么来的?这真的叫追根究柢,打破沙锅问到底。

9 因为所有一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无明变现出来。这最初无明从哪来的?佛告诉你,它没有原因,它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10 听不懂,最后佛举一个例子「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有这么个故事。

11 这个故事我们一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有,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那个时候念书在抗战期间,抗战期间小学生高年级,五、六年级就有军训课。那是非常时期军训课里面,早晨上学老师常常举行紧急集合,哨子一吹,三分钟都要统到操场集合,服装整齐,制服穿好,帽子戴好,统统穿戴好了。就有这个现象,有同学紧张得不得了,慌慌张张找他的帽子,问同学: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同学指着,你不是戴在头上吗?戴在头上忘掉,戴在头上找帽子找得那么紧张。

12 这个比喻好!你说他那个迷什么时候有的?没有,服装穿得整整齐齐的没事,那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变得那么紧张。

13 佛这个比喻好,让人晓得,无明不是真的,所以叫无始,它没有开始。有开始它就有结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14 我们真心自性里头有‘法身’,法身是真身,宗门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15 ’本来面目是法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

16 第二个‘般若’,般若是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从外头来的。

17 无量无边的智慧,此界、他方,过去、未来没有一样不知道,这所知。

18 所知现在不知道,不知就变成有障碍。

19 所知是本有的,现在有个障障住了我们所知,这叫所知障。

20 所知障跟烦恼障立名的用意不同,烦恼就是障碍,所知不是障碍;障碍所知的那个障就叫做所知障。

21 如果我们从佛法名相来说,妄想、分别、执著,
执著是烦恼障,完全是烦恼;
分别里面一部分是烦恼,一部分是所知障;
妄想里面完全是所知障。

22 有人问,无明从那里来?无明怎么来?其实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讲得好清楚、好透彻,读《楞严经》的人也是囫囵吞枣,就这么过去,含糊过去。

23 佛讲得很清楚:‘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什么叫知见?知见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

24 你在所知里头还要立一个知,就错了,头上安头,那就是无明的根本。

25 你不要在所知上再立一个知,你的智慧就现前;你偏偏要立一个知,那有什么法子?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你们看清楚了,我们用这个比喻,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所知、这是知见。

26 偏偏说‘法师手上拿一本书’,完了,马上堕到无明里去。这个东西叫书吗?这个东西叫手吗?手是你建立的,书是你建立的;你要建立这个叫书、这个叫手,你就完了,这就是无明。

27 佛法没到中国来,中国人也很聪明,老子就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28 你说个名已经错了,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事实真相。

29 所以你在知见上立知,你就堕到无明,你就是起了妄想,妄想里头又有分别、又有执著,一大堆东西麻烦来了,一连串都来了。

30 佛给我们说法,佛说我,不执著我,这个高明。

31 六祖问永嘉:‘你还有分别吗?’永嘉答得很好:‘分别亦非意。’我分别就是没有分别,心里头真没有分别,干干净净的。

32 分别什么?为大众分别。

33 所以说就是无说,无说就是说,你要说是说,你不懂得无说这个意思,你不懂得佛的意思。

34 如果说跟无说分做二截,说也错了,无说也错了。

35 说是什么?分别、执著;无说是无明,两边都堕了。

36 要知道说跟不说是一不是二,说即无说,闻即无闻,你这个通了,你这个障碍都没有了。

37 你能在这个上面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大白了,你真正入了不二法门。

38 世间人可怜活在相对里面,相对就是二,对立了。

39 说大对面有个小,说空那边就有个有,总是在相对;说我,对面有个人。

40 几时你能够一下觉悟到,我跟人不二,空跟有不二,性跟相不二,理跟事不二,事跟事也不二,你才入佛法,你才懂佛法。所以佛法之难,难在那里?就难在这个地方。

41 难在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永远放不下,只要放不下你就不入大乘之门,大乘跟你绝分。

42 你修学大乘,是修学一种皮毛常识而已,真正大乘是什么样子?你根本不能够体会。这是跟你讲般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