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大学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欧洲商界的一些人士已经警告称,押注印度取代中国可能会令人失望。

欧洲商界的一些人士已经警告称,押注印度取代中国可能会令人失望。

欧洲和印度之间计划在本月和今年晚些时候进行一些重要的外交接触。包括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安在内的几名欧洲高级官员计划访问印度,推行所谓的“印太战略”。据报道,欧盟还打算与印度举行峰会。

在美国不断加大努力通过外交压力与中国对抗的背景下,欧洲即将与印度的接触获得了很多关注《恋爱|大学》,一些人甚至炒作印度的经济潜力,声称印度是亚洲首选的新伙伴,将帮助亚洲大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如果欧洲政界人士像一些西方媒体所暗示的那样,把供应链多样化的希望寄托在印度身上,那么他们将会非常失望。

尽管拥有近13亿人口的印度似乎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但它没有也不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更不用说取代中国了,只要它仍然受到落后工业基础和过度保护主义的拖累。

事实上,莫迪政府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和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使外国投资者更容易在印度建立工厂,来取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角色。然而,尽管政府做出了努力,印度要成为制造业大国仍面临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首先,印度的工业部门仍然非常薄弱,在严重依赖农业和服务业的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农业部门约占印度GDP的14%,雇佣了50%的人口,而服务业贡献了60%的GDP,提供了28%的就业机会。

落后的基础设施、复杂的监管环境和经济民族主义,是印度未能促进制造业和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印度,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保护主义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仍然严重依赖高额关税和各种贸易壁垒,以保护其脆弱的国内产业免受全球竞争的影响。

例如,如果不在当地建立装配线,智能手机制造商将很难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但并非所有公司,尤其是欧洲众多的中小企业,都有能力在印度建立自己的制造能力。对于那些可以在那里开设工厂的大公司来说,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去年,苹果公司在印度南部的一家iPhone制造厂在一场暴力骚乱中被捣毁,导致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全球企业都很清楚在印度做生意面临的这些挑战和风险。尽管欧盟和印度可能会在今年5月在葡萄牙举行的欧盟-印度峰会上,宣布在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方面取得了某些进展,但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欧洲商界人士不那么乐观。欧洲商界的一些人士已经警告称,押注印度取代中国可能会令人失望。

相比之下,欧洲工商界对中欧合作有着更高的期待,期待着落实《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带来的巨大机遇。

各国和地区寻求经济合作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受到鼓励。然而,如果这种努力的目的是通过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战略来遏制第三方,它们只不过是注定要失败的政治噱头。

最重要的是,除了人口与中国相当,印度要成为制造业大国和真正能与中国竞争的消费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