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

原标题: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题: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家有两位耄耋老人,一日三餐该咋办?91岁的袁明和85岁的王淑珍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对“空巢老人”。退休后,两人常去旅游,生活自在。不料,去年袁明患上脊柱压缩骨折,需要照料。老人伺候老人,两人的吃饭成了问题。这时,小区里的“托老所”解决了两人的后顾之忧。他们生活的小区有500多个单元,里面光老人就有上千位。2019年,小区里的安静一隅,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开张了,社区老人是主要服务对象。“我们老两口现在住在熟悉的小区,一天三顿饭也不用费心。有护工照料,孩子能随时探望,可以安心地生活。”袁明说。说话间,开餐了。护工给两位老人端来饭菜。餐盘里,胡萝卜炒木耳、青笋肉片、红烧小鸡腿和杂粮饭冒着热气。餐桌边角圆润,老人不容易被磕碰,桌面还有孔,可以插拐杖。“这种嵌入社区的养老服务很方便,能让繁忙的子女喘口气,也满足了老人对家的依恋。”该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任春艳说。一年多以前,带着照料自家患病老人的压力,任春艳和她的团队建立了这所机构,希望让更多有养老压力的家庭获得帮助。中心除了向老人收取费用外,还会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目前,这家“托老所”共有8位“住读生”和9位“走读生”,他们大多是70岁以上患慢性疾病的老人,一部分人失能失智。中心为老人提供就餐、盥洗、复健等服务,还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就像托儿所有矮桌、矮凳、缤纷装饰一样,“托老所”的软硬件也是“老人友好型”。沙发、墙壁、马桶的旁边都安装了扶手和报警器,4位持证上岗的“老师”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还有2人在机构养老院工作过。负责做饭的张秀琴说,老人们的状况各不相同,在餐食、照料上需要格外用心。有位老人不吃米饭,中心就为他做花卷。有位老人患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常常失眠、摔东西,护工们就日夜轮流照看他。“这里面积不大,却像家一样温馨,老人能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王淑珍说。张秀琴说,服务老年人得将心比心。“失能失智老人就像‘老小孩’,需要耐心呵护。希望我老了以后,也能有人这样照顾我、陪伴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比2010年上升5.44%。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除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院外,一些灵活养老新方式正在多地推开。以社区为基点的“嵌入式养老”易布点、小而精、个性化、不离家的特点受到很多家庭的肯定。在兰州、杭州等地,“虚拟养老院”广受欢迎,老人拨打热线电话后,就会有加盟企业提供保洁、助浴等上门服务,在加盟餐厅就餐还能享受就餐补助。(王紫轩、张玉洁、张睿)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
  自5月13日发现疫情,截至16日12时,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合肥市肥西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其中六安市裕安区确诊病例5例(含今天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合肥市肥西县确诊病例2例。今天新增的2例确诊病例情况如下:
据辽宁省卫健委通报,5月16日辽宁新增的3例确诊病例,分别为沈阳市1例、营口市2例。其中,沈阳市报告的1例确诊病例,为15日确诊病例的母亲。营口市新增的2例确诊病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5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739.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4.9%,销售额为717.7亿元;制造业同比增长20.1%,销售额为542.1亿元;封测业同比增长7.3%,销售额为479.5亿元。

相关推荐: 钟表与奇迹亮相上海:江诗丹顿阁楼工匠、积家四面翻转
4月14日至18日,2021“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重返上海西岸艺术中心,19家参展品牌携百余款新作集体亮相。除了江诗丹顿、朗格、卡地亚等历史悠久的品牌带来全球首发作品,两家瑞士独立制表品牌也借机首次在中国内地露面。 江诗丹顿 在“钟表与奇迹”线上展上,江诗丹…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