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贺字取名寓意五行属火,贺姓男孩取名大气

贺字取名寓意五行属火,贺姓男孩取名大气
十二画的起名吉利字

十二画的起名吉利字?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给你的备注是十二,朋友十二画,恋人十二画,爱人十二画,家人十二画。所以,十二的名字,叫做难忘”,中国汉字最少有一画的,最多有172画,那么你知道康熙字典12画字最吉祥的字有哪些吗?以下一起来了解吧!
康熙字典12画字最吉祥的字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希望吉祥常伴。而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好,以下是康熙字典12画字最吉祥的字,起名的父母可参考。
一、康熙字典12画字最吉祥的字
【景】
康熙笔画12画,五行属木,读作jǐng,指环境的风光,还有佩服、敬慕之意,作为名字时,寓意着让未出世的孩子体验更多的风景人文,多才贤能,精明公正。
【杰】
繁体杰,12画,五行属木,发音为jié,指超乎寻常的,才能出众的人,起名时多半是家长希望自己的宝宝成为个智勇双全,享尽清雅荣贵。
【惠】
康熙笔画为12画,五行属水,读音为huì,是指恩惠、聪明的意思,作为人名寓指天生聪明,秀气伶俐,名利双收。
【贺】
繁体为贺,12画,五行属水,读作hè,有庆祝、庆贺的意思,用来起名的之时,指精明公正,智勇双全。
【贵】
贵字是贵字的繁体,12画,五行属木,发音为guì,是指价格高、价值大,值得珍视的,起名字时寓指多才巧智、伶俐。
【登】
登没有繁体字,康熙字典为12画,五行属火,读作dēng,本义为由低处到高处。用来起名寓指清雅荣贵,多才贤能。
【富】
富的繁体字与简体字一样,康熙笔画为12画,五行属水,读音为fù,指财产多,丰富,作为名字时,寓指一生清雅荣贵、吉祥、隆昌,是荣华之字。
【强】
康熙笔画为12画,五行属木,读作qiáng,是指力量大,使强大或强壮之意,用来起名时,寓寓指能力卓越、健壮勇敢、强盛兴旺,清雅荣贵、有才能理智。
【然】
康熙字典笔画为12画,五行属金,发音为rán,指如此、这样、那样,寓指天生聪明、清雅荣贵。
【舒】
康熙笔画为12画,五行属金,字音为shū,是指展开、伸展、舒展、舒畅,寓指清雅荣贵,理智充足、吉祥。
【顺】
繁体为顺,12画,五行属金,字音为shùn,本意是指朝同一个方向,也指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用于人名时,寓指多才贤能,清雅荣贵。
二、康熙字典12画的字五行
康熙字典12画的字属金
锅 揣 逾 邵 琇 钦 盛 兹 锌 象 散 舾 贰 胜 销 猝 裁 钝 傒 绝 钙 伧 殖 嵯 嗖 羡 贮 钣 诈 猜 锐 推 畲 善 琛 铺 靓 稍 掊 锁 创 粞 畴 脂 啻 黍 尊 赐 曾 钛 俟 晰 犀 舜 钩 掌 绚 狰 酥 矬 丧 铸 瘦 胸 储 裕 堵 蛛 禅 释 词 钸 然 钠 伞 悴 婿 疏 赏 钭 帧 嗏 甯 情 裒 竣 钫 觇 睃 粟 钤 痤 禇 絮 装 宁 视 韧 喘 喳 掉 丝 诏 肾 氰 酢 缄 惝 童 剀 绒 戟 禽 扫 孱 诅 挣 净 牚 猖 链 骚 措 钮 惜 钞 残 甥 惆 述 剩 枣 飧 琈 敞 跚 喻 替 锋 超 须 紫 痧 貂 舄 壶 尊 舒 皴 铿 朝 税 割 注 属 嫂 捶 竦 钯 喧 毳 钧 怅 斯 授 阼 愉 轵 琮 顺 惺 诉 辜 谢 喆 暑 迮 猞 胵
康熙字典12画的字属木
几 胳 桠 轲 皖 阱 傀 统 覃 讵 阮 荒 贶 棠 诂 策 喉 茹 袷 棘 枨 棹 胱 掮 耜 椎 棒 椅 草 椐 筌 控 凯 栋 筋 椒 钪 杰 球 给 森 尴 栈 棼 棉 酤 茺 诎 棋 茸 厦 期 戢 茵 荀 饫 茜 晷 距 最 椋 椭 皋 雁 闳 茱 荈 棱 轱 笔 啾 蛟 莒 雇 荇 络 闶 皓 驭 楮 窖 痉 结 犍 茴 篅 邱 羟 荩 贵 庾 筅 绞 蛞 厩 袼 荑 椁 欺 硬 款 窘 迦 茨 荃 荐 掬 悸 景 掘 棰 寓 跏 筏 茈 茭 犋 棍 喈 荏 第 茶 筐 茯 猊 喟 尧 乔 极 答 开 掩 蛐 嵇 棣 稀 喀 聒 筛 掎 荦 贯 绛 迭 棚 殛 棕 茗 珺 茛 掐 街 悻 棺 间 等 祁 荔 雅 植 觚 椑 筒 嵌 集 茼 哟 荬 傜 棵
康熙字典12画的字属水
淌 淙 淤 普 斐 绑 涪 悲 买 项 寒 现 淏 淯 媒 荆 瓿 淄 淑 蛔 捧 渊 蛑 帽 闲 琀 描 訸 番 博 邲 涞 邴 云 沦 富 跛 跋 复 惚 琫 涿 深 诃 惠 报 清 弼 淞 排 淖 茫 絣 啵 揙 雄 邶 媚 冯 徇 喝 傅 淩 钚 幅 淫 淇 顸 牌 闷 棓 徨 贲 邯 凉 胼 评 蛤 无 跗 淟 涫 傍 涯 渌 发 涴 渐 湴 涮 诐 淡 稃 淋 悱 扪 淮 耠 涡 阪 寐 浅 傌 淆 邡 邳 绗 跑 淹 混 贸 贺 脒 喜 扉 淬 猋 闵 添 胲 饭 彭 备 猛 赑 涸 雯 幖 喊 迫 淳 淼 淅 皕 脎 淦 幂 唤 惑 液 痞 粪 粥 涵 淝 防 袱 淘 黾
康熙字典12画的字属火
痢 跌 幄 毯 轺 婷 琅 蛘 掇 场 喇 趔 喱 掣 接 掰 采 迢 循 惘 邸 婼 捺 窝 晴 喋 阽 睇 痣 惇 程 詈 嗟 痛 诊 惦 啦 嗒 哲 短 焙 腆 喃 贴 焚 证 喔 焜 塍 能 掏 闰 硫 稂 欻 邰 晶 赧 媛 掭 耋 吭 巽 啼 捩 单 虏 祧 晾 探 饨 傣 裂 诋 贷 抡 屠 就 捻 登 焯 焱 掂 轴 轶 犁 氮 惋 劳 迪 跎 厥 量 轸 焦 掠 觌 粢 理 彘 酡 痘 傩 钬 琉 悼 蛰 敦 訾 傈 智 寻
康熙字典12画的字属土
釉 嵋 猗 惟 晻 揶 粤 胰 媪 婺 捱 媕 画 蛙 岚 堪 围 奡 堙 翕 塄 掖 嵖 为 啽 喂 堰 堡 跖 壹 堛 硖 垴 砚 鼋 奠 嵛 砗 越 黄 堤 翔 费 胺 喹 贻 堞 诒 黑 硝 喁 痦 堠 迤 崴 硪 崽 恶 帏 喑

邓贺轩的意思 起名大全集

“邓贺轩”总论
姓名用字繁体字简体笔画繁体笔画康熙笔画字义五行偏旁部首汉字拼音邓邓41419火阝dèng贺贺91212火贝hè轩轩71010木车xuān、hǎn
三才五行:姓氏五行与名字五行构成“火火木”天人地三才,配置极佳。
周易卦象:姓名卦象是(雷地豫)之(雷水解),卦象佳,卦气旺,姓名成功运极佳。
姓名灵数:姓名灵数为2,具有辨析与思考的天赋。
总格数理:姓名总格为20,非业破运的空虚数。智商志大,历尽艰难,焦心忧劳,进得两难。
总体评分:96分,您的名字取得非常棒!
NO.1 三才五行
从字义五行、姓名三才来分析姓名中所包含的性格、事业、财运、健康等信息
字义五行
“贺”字的主五行为“火”,对于喜“火”的人来说,可以增强其主动性,热情好礼、善交朋友、口才佳、人缘好;但对于忌“火”的人来说,则会变的缺乏冷静,容易冲动,是非不断。
“轩”字的主五行为“木”,对于喜“木”的人来说,可以增强其上进心,善良博爱、温文尔雅、气宇轩昂;但对于忌“木”的人来说,则会变的性格倔强,清高自大,“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名字中的用字五行要结合生辰八字的喜用神来确定,这是姓名改运的核心,是中华姓名学的精粹。
“贺轩”为“火木”组合,“木”生“火”,火旺。这种组合的人心慈手软,待人诚恳,外表乐观,但有时容易冲动。其人意志坚定,思想正确,常有贵人相助,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姓名三才
“邓贺轩”的姓名三才为“火火木”,“火火木”型的人心急仁慈,忍耐力欠佳,“木”生“火”,能获得下属的帮助,众人的支持,取得成功。
性格:性急好礼,机智聪明,待人热情,但忍耐力不佳。
事业:能受到长辈的帮助,事业过程顺利,少年早达之象,晚运更佳。
财运:财源丰厚,物质生活富裕。

八字 名字测试打分 赵程鹤 赵程贺 男 阳历年10月25日 上午 9点15…

文化印象95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行八字98 分。(主要参考名字的五行是否符合八字喜用神的要求)
生肖98 分。(主要参考名字是否符合生肖姓名学的起名要求)
五格数理90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程:指规章、典范、次序等。象征道路、前途。(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77,390次)
《说文解字》释云: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
贺:意为庆祝,祝颂,道喜,嘉奖,犒劳。(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5,280次)
《说文解字》释云:以礼相奉庆也。从贝加声。
总评:
程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马,名字中应有禾部首为吉,程的部首为禾。
贺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贺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字义程表示道路、前程、鹏程;贺表示庆祝、嘉奖、贺春,意义优美。
音律赵、程、贺的读音是zhào、chéng、hè,声调为去声、阳平、去声,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赵为半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程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贺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4-12-12,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衡石程书 燕雀相贺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衡石程书 燕雀相贺 鹏程万里 恭贺新禧(解释)
锦绣前程 燕雀相贺 锦片前程 恭贺新禧(解释)
趣味解释:
道路 · 嘉奖
鹏程 · 祝贺
启程 · 庆贺
前程 · 庆贺
名言名句: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岳飞《小重山》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满江红》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张先程:杂交水稻专家。1981年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著有《水稻杂交优势利用》。
李万程: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河南煤田地质局,高级工程师。第四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属相、五格数理
五行、属相、星座分析:
生日(公历)年10月25日9点15分
生日(农历)甲午年闰九月初二巳时
八字 甲午 甲戌 己巳 己巳
五行 木火 木土 土火 土火
纳音 沙中金 山头火 大林木 大林木
五行分析
总述:八字偏强,八字喜「水」,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水」的字。详细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火旺;五行缺金水;日主天干为土 (同类为:土火;异类为:金木水。五行统计: 2木, 3火, 3土, 0金, 0水)
用神分析:〖同类得分〗:土2.85,火2.70,共计5.55分;〖异类得分〗:金1.04,木2.00,水0.00,共计3.04分;〖差〗:2.51分;〖综合旺衰得分〗:2.51分,「八字偏强」;〖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强,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提示您: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在取名的时候,就需要观察八字需要什么用神(喜神),然后在名字当中加进去相应五行属性的文字即可。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五行相生的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属相分析属相(生肖):马。马年出生的人:
起名宜有:艹、金、玉、木、禾、虫、米、人、月、土、才、钅、亻等部首为吉。
起名忌有:田、日、火、水、车、石、力、刀、酉、马等部首。
注:属相是从立春起计算。因为我国传统习俗中属相都是以立春作为分界线的!
五行属相
星座分析星座:天蝎座
解析:10月23日~11月21日
主宰行星:火星和冥王星
属性:水相星座
天蝎座人的性格特点:这一座的人对互不相同的和互不相融的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善于利用自己性格反差较大的特点。你是一个喜欢探究事物的真正并加以区别的人。你有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能洞察人的弱点和机遇的利弊。另外,你的神秘性、选择性、好斗性、狂热性和不妥协精神,也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强烈,是天蝎座的人的突出性格表现。巨大的耐力使你敢于迎接艰难险阻,并能征服之。
人际关系方面:由于不善于表现自己,容易给人不易相处的印象,但是一但遇到谈得来,相处投契的朋友,会非常珍惜这份友谊,请保持微笑,因为笑可以改变别人对你易有的误解和错误印象!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13
(阳火)  1赵 14程 12贺 12天格 15
(阳土)人格 26
(阴土)地格 24
(阴火)总格 38 (阴金)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5解析福寿双全的立身兴家数。
地格24解析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
人格26解析变怪奇异的豪侠数。
外格13解析智略超群的博学多才数。
总格38解析磨铁成针刻意经营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可获得意外成功的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可得幸福长寿的大吉配置。
基础运解析
(人地)安定,能避开灾害,能获得意外进展。
成功运解析
(人天)大体上能够平安顺利、幸福,若天格为5或6时,则性格不活泼。
人际关系
(人外)富有的豪杰式人物,受社会荫护,容易随心所欲;能平和处事乾,可成功发达,聚财而富。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贺夕彦这名字五行属什么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家、军事家。
皇太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当时,中国上空有四颗耀眼的明星:一颗是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一颗是明崇祯帝朱由检(1611~1644年),一颗是农民军领袖李自成(1606~1645年),再一颗是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1592~1634年)。这四个人,各代表自己民族或集团的利益,参与了那场空前惨烈而又可歌可泣的角逐。最后结局是:林丹汗败死青海打草滩,时年43岁;崇祯帝逼迫皇后、砍伤亲生女儿、走上煤山自缢,时年34岁;李自成在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败死在九宫山,时年40岁。林丹汗、崇祯帝、李自成的基业,最后都归了皇太极和他的子孙们。
皇太极成为最大的赢家绝非偶然,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都显然比对手要技高一筹。
文治:革弊图新
皇太极在文治的棋盘上,调整关系,革弊图新,有四步高棋:
革除弊政,调剂满汉。努尔哈赤晚年,特别是进入辽河平原以后,实行了一些错误政策——大量迁民,按丁编庄,清查粮食,强占田地,满汉合居,杀戮诸生,遭到辽东汉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汉人有的向饮水、食盐中投毒,有的把猪毒死出售,有的拦路击杀单独出行的满人,有组织的武装暴动也此起彼伏。努尔哈赤却没有停止对汉人的奴役和屠杀,继续执行高压政策。结果矛盾进一步激化,人口逃亡,丁壮锐减,田园荒芜,“民将饿死”,寇盗横行。
皇太极继位之后,对其父汗的失误之策,适时做出调整:
对汉民:他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民皆大悦,逃者皆止”。
对汉官:汉官原从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员病故,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皇太极优礼汉官,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皇太极重用汉官,范文程是一个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参与军政大计。每逢议事,总问:“范章京知道吗?”遇有奏事不当之处,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量呢?”大家说:“范章京也这么说。”太宗就认可。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宫里进食,看着满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亲,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这桌酒席快马送到范文程家里。后来,范文程做到内秘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
对汉儒:“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谁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发挥其才能智慧,谁就能战胜对手。大明有人才却不能用,大顺没有鸿儒俊彦,牛金星不过是个举人,而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中取胜的关键也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尔哈赤对明朝生员屠杀过多,对所谓通明者“尽行处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约有300人,都沦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极下令对这些为奴的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这是后金科举考《清太宗圣训》试的开端,结果得中者共200人。他们从原来为奴的身份,尽被“拔出”,获得自由,得到奖赏。后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中228人,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这项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
族名满洲,建号大清。皇太极做了两件大事,影响千古,史册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现十二帝十三朝的现象。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有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慌急赶路,马被累死。努尔哈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不必深究。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国臣民的皇帝。
“南面独坐”,完善体制。随着后金的发展,皇太极改革并完善政权机构。一是,除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又挟制大贝勒代善,废除大汗同三大贝勒并坐制,改为皇太极“南面独坐”,强化君主极权;二是,巩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设立八旗汉军,以管理汉军及其眷属的军、政、民等事宜,并扩编八旗蒙古,加强对蒙古的统辖;三是,创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改称理藩院),以专门处理民族事务;四是,仿效明制,设立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架构,基本完善了组织的体制和架构。
造红衣炮,创建重(zhòng)军。天聪汗皇太极在经过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和北京之战三次重大失败之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战败的重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最新式武器——红衣大炮。此炮为西洋人制造,称作“红夷大炮”;满洲忌讳“夷”字而谐音为“衣”,称作红衣大炮。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仿制的第一批红衣大炮在沈阳造成,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从此,满洲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红衣大炮。这是八旗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八旗军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就是以火炮等火器装皇太极的腰刀
备的重型新兵种——炮兵。从此,清军有的强大骑兵明军没有,明军有的红衣大炮清军也开始拥有。
这样,皇太极纠正了他的父亲晚年所犯下的错误,使得后金军政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皇太极死后被谥为“文皇帝”,这个“文”字恰恰说明他一生文治功业的特征。
武功:四向开拓
皇太极在武功的棋盘上,四面出击,开拓疆域,也有四步高棋:
向东出兵,两征朝鲜。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统率大军,过鸭绿江,占领平壤。三月,双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定
下“兄弟之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典时,朝鲜使臣拒不跪拜,双方撕扯,仍不屈服。皇太极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效忠明朝、对清不从的表现。十二月,皇太极以此为借口,第二次对朝鲜用兵。皇太极亲自统率清军渡鸭绿江,前锋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zōng)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倧请降,奉清国正朔,向清帝朝贡。于是,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设坛,举行受降仪式,确立了清同朝鲜的“君臣之盟”。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改变了朝鲜依违于明朝和清朝之间的立场,二是得到了来自朝鲜的物资供应,三是解除了南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向北用兵,征抚索伦。皇太极向北用兵,兵锋直指黑龙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域。皇太极的策略是:“慑之以兵,怀之以德。”达斡尔头人巴尔达齐居住在精奇里江(今结雅河)多科屯。皇太极将宗室女儿嫁给巴尔达齐,他成了皇太极的额驸(驸马,侄女婿)。不久,索伦部的许多首领相继到沈阳朝贡,表示归顺。崇德年间,皇太极两次发兵索伦,征讨博穆博果尔。双方在黑龙江上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呼玛尔(今呼玛)等地遭遇,经过激战,清军获胜,但损失很大。博穆博果尔率余部北逃。皇太极采用“声南击北”的计谋,预先埋伏蒙古骑兵截其逃路,将率众逃到齐洛台(今俄罗斯赤塔)的博穆博果尔擒获。皇太极征抚并用,以抚为主,终于使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广阔地域归属于清朝。
向西用兵,三征蒙古。明清之际,我国蒙古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位于明朝和后金之间,并同明朝定有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他强大,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明廷每年给林丹汗大量“岁赏”,使其同后金对抗。努尔哈赤时漠南蒙古东边诸部多归服后金,但察哈尔部成为漠南蒙古诸部对抗努尔哈赤父子的坚强堡垒。皇太极即位后,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标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利用漠南蒙古诸部的矛盾,同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结盟,首次亲统大军进攻林丹汗。到敖木伦,获得胜利,俘获11000余人,后乘胜追到兴安岭。四年后,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闻讯,惊慌失措,星夜逃遁。皇太极回军,途中获得明塞外民众数万、牲畜10余万。此后,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分崩瓦解。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出痘病死。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三天不吃草,而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后来宝玺到了林丹汗手中。皇太极得到“一统万年之瑞”,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自然大喜过望。他亲自拜天,并告祭太祖福陵。昔日为敌20余年的察哈尔举部投降,广阔的漠南蒙古归于清朝。
向南用兵,五入中原。皇太极向明朝用兵,先后取得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的胜利,并五次向关内用兵。第一次是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亲自带领大军,绕道蒙古地区,攻破大安口,围攻北京城;第二次是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亲统大军,蹂躏宣府、大同一带;第三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命多罗郡王阿济格等率军入关,到延庆,入居庸,取昌平,逼京师。接着,阿济格统军下房山,破顺义,陷平谷,占密云,围绕明都,蹂躏京畿。此役,清军阿济格奏报:凡56战皆捷,共克16城,俘获人畜17万。他们凯旋时,“艳服乘骑,奏乐凯归”,还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个大字,以戏藐大明皇朝;第四次是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率军入关,兵锋直到济南。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多尔衮转战2000余里,攻克济南府城暨3州、55县,获人、畜46万;第五次是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派阿巴泰率军入关,横扫山东一带,俘获人口36万、牲畜32万余头。皇太极五次大规模入塞,攻打北京,掳掠中州,陷落济南,皇太极之胆识、之气魄、之谋略确是雄奇的。但他多次派兵入塞,屠城、杀戮、焚毁、抢掠,却是兵略中之最下者。
谋略:谋位施计
皇太极为什么能取得上述的文治武功?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谋略。谋略是关乎家、军事家心智高下、事业成败、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大事。下面讲四个例子。
精心谋划,继承汗位。满族先人女真像许多游牧民族一样,汗位继承没有实行嫡长制。努尔哈赤身后的大位由谁来继承?当时没有一个制度。努尔哈赤生前为着巩固权位,先幽死胞弟舒尔哈齐,又杀死长子褚英。努尔哈赤晚年在汗位继承问题上非常烦恼,他没有指定继承人,而是宣布《汗谕》: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推举新汗和废黜大汗的制度。所以,他死之后,尸骨未寒,汗位之争,非常惨烈。当时在诸贝勒中,以四大贝勒的权势最大,地位最高;此外,还有多尔衮、多铎。四大贝勒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座次和年齿均列第四,为什么却能登上后金国汗的宝座?因为皇太极在大位争夺中,长期而巧妙地运用了谋略。
当时的形势是:二贝勒阿敏是皇太极的堂兄,其父舒尔哈齐获罪被圈禁至死。阿敏自己也犯下大过,自然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争夺汗位继承权;三贝勒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有勇无谋,生性鲁莽,军力较弱。他的生母富察氏曾因过失获罪,莽古尔泰竟亲手杀死母亲。这种人,名声差,可做统兵大将,但不能做一国之君,更没有条件争夺汗位;大贝勒代善有资格、有条件也有可能继承汗位。代善性格宽柔、深得众心,且军功多、权势大。努尔哈赤曾预示日后由其袭受汗位,说:“百年之后,我的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大阿哥就是代善。皇太极虽怀大志、藏、有帝王之材,但同乃兄代善争夺汗位继承,各方面均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不得不暗设机关。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向天命汗告讦(jié)大福晋两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送给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大福晋经常派人去大贝勒家,还在深夜外出宫院。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他不愿家丑外扬,便借故惩处大福晋。这件事在满洲贵族中曝光后,大贝勒代善的威望大降,已无力争夺汗位。有人说小福晋德因泽告发是受到皇太极的指使,皇太极藉大福晋同大贝勒代善难以说清道明的“隐私”,施一箭双雕之计:既使大贝勒声名狼藉,又使大福晋遭到惩处。大福晋在这次事件中受了点“伤”,但没有“死”,不久又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
大福晋就是多尔衮、多铎的生母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共同生活25年。她当时37岁,正值盛年,丰姿饶艳。阿巴亥生有三个儿子:当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多尔衮、多铎兄弟也有资格同皇太极争夺皇位。要削弱多尔衮、多铎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处死大妃。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和几个贝勒说先汗有遗言,让大福晋殉葬。在皇太极等四大贝勒的威逼下,她自缢而死(一说被用弓弦勒死)。阿巴亥死后,多尔衮、多铎年幼,失去依靠,没有力量同皇太极争夺大位。据《清史稿•索尼传》记载,多铎曾说:“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由此看来,努尔哈赤生前或有遗诏,可是至今没有见到。多尔衮死后议罪,一大罪名就是曾说:“太宗文皇帝之继位,原系夺立。”所以,皇太极到底是继位还是夺位?至今学界仍有不同的意见。
代善失势、多尔衮失母,皇太极在大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新汗的推举议商,在庙堂之外进行。大贝勒代善的儿子贝勒岳讬、萨哈璘到其父代善的住所,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说:“这是我的夙愿!你们所说,天人允协,谁不赞同。”这样,父子三人议定。第二天,诸王、贝勒、贝子聚于朝。代善将他们的意见告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及诸贝勒。没有发生争议就取得共识。皇太极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谋划,终于登上大位。皇太极初登新汗宝座时,四大贝勒并肩而坐,处理军政大事,四人轮流分值。尔后,皇太极除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胁服大贝勒代善,终于“南面独坐”,稳固了权力。
设反间计,除袁崇焕。天聪汗皇太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大书一番,这就是巧设反间计,除掉袁崇焕。事情要从源头说起。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不久郁郁而死。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战史上这场最惨痛的失败。父汗死了,皇太极要报仇!于是,发动了宁锦之战。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在宁远、锦州战败。宁远、宁锦两役失败,皇太极认识到:袁崇焕是他经山海关进入中原通道上的“拦路虎”。所以,皇太极用了一计:绕道山海关,攻打北京城;调动袁崇焕“勤王”,实施“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时的袁崇焕被崇祯帝重新起用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他曾奏报,辽东防守坚固,敌军不会通过;但蓟镇一带防务空虚,应当加以重视。朝廷对他的奏报未予理睬,而尘封起来。当袁崇焕在山海关巡视的时候,得到皇太极进攻京师的军报。他急点九千骑兵,日夜兼驰,前来救援,同敌决战,保卫北京。
袁崇焕驻兵在北京广渠门外,兵无粮,马无草,白天作战,夜间露宿。袁崇焕身先士卒,中箭头的衣甲,像刺猬皮似的。袁崇焕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京师转危为安。皇太极就使用《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使曹操中反间计的手法,设计陷害袁崇焕。此计,《清史稿•鲍承先传》记载:
翌日,上诫诸军勿进攻,召承先及副将高鸿中授以秘计,使近阵获明内监系所并坐,故相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内监杨某佯卧窃听。越日,纵之归,以告明帝,遂杀崇焕。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北京城戒严,九门紧闭。袁崇焕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议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锦衣卫狱。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凌迟处死。《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受刑时,人们咬牙切齿,买从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骂一声。这个记载,未必可靠。但说明当时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误认为袁崇焕“通敌”。事情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满文档案中看到当时的记载才真相大白。事过100多年后,袁崇焕的冤案由乾隆帝给予平反。
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得大明崇祯帝“自毁长城”。《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皇太极心机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这自然与其先天禀赋有关,但所处环境和人生经历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太极出生那年,父亲努尔哈赤34岁,生母那拉氏18岁。他的生母是叶赫部贝勒扬佳努的爱女,名孟古,称孟古格格。14岁嫁给努尔哈赤,29岁撒手归天。12岁的皇太极自此失去母爱。那拉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郁所致。孟古从结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叶赫部一直敌对。古勒山一战,孟古的堂兄布斋贝勒,战马在厮杀中被木墩绊倒,死于非命。努尔哈赤命将布斋的遗体劈作两段,将其一半归还。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孟古病危,觉得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要求见生母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叶赫迎接,但叶赫贝勒不许。孟古终未得见生母,抱憾九泉。
皇太极少年丧母,又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却是一个大家族。他有4个叔父,仅二叔穆尔哈齐门下就有11个堂兄弟,三叔舒尔哈齐门下有9个堂兄弟,其中阿敏贝勒门下有6位侄子、济尔哈朗贝勒门下有11位侄子。而他又有15位同父异母兄弟,亲兄弟的子侄多达一百四五十人。他的7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由5位福晋所出,这5位福晋都是建州本部人,唯独其生母是叶赫部,而叶赫又同建州结下血海深仇。这种家庭环境,对皇太极少年时代的成长有着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第一,皇太极外公为女真著名领袖,生母那拉氏是一位聪明灵秀的格格。受遗传的影响,他聪敏过人。而其他兄弟的外公(除多尔衮外公)都名不见史传,这个背景增强了他上的自信心。
第二,少年丧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过多的艰难与困苦,磨炼了他的独立性格与顽强意志。
第三,没有母亲呵护,没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势孤力单,养成他慎言少语的性格,锻炼了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第四,皇太极因舅父同建州有世仇,长期冤怨相报,使他在家族中处于不利地位,促成他长于心计。
泰化否,否生泰。少年丧母,自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然而,挫折于懦弱者会磨损意志,于坚强者会愈挫愈奋。以清初的四位君主来说,太祖努尔哈赤11岁丧母,太宗皇太极12岁丧母,世祖福临6岁丧父,圣祖玄烨8岁丧父、10岁丧母。努尔哈赤虽少年丧母,却锻炼了独立品格。同样,皇太极失去母亲的关爱,却促使他学习、仰慕父汗,也更锤炼他独立、慎思、顽强、拼搏的品格。似可以说:皇太极在对内辖制和对外征服的过程中能够挫败群雄,是同他挫折长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分不开的。
这样一代英杰,本来应该能够创立更大的功业。但是,皇太极在52岁的盛年(1643年)却遽然辞世,他离世的当天,还在进行政务活动。天不假年,使他无缘端坐在紫禁城的宝座上,实现其终生为之奋斗的定鼎燕京的美梦。他死后葬在昭陵,陵前的石像中有一对石马,就是“昭陵二骏”,相传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喜爱的坐骑——大白、小白二骏雕制的。
皇太极的死,标志着大清皇朝一个朝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大清皇朝奠基工程的完结。太祖、太宗两代整整60年的奋争,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原,奠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高悬赏取名,姓贺,女,取什么名好.

贺瑞祺 (吉祥)
贺喜玉 (欢喜;美玉)
贺嘉愉 (嘉=好;愉=愉悦)
贺婉馨 (婉=柔顺;馨=温馨)

姓贺女孩取名大全

贺欣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