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传统文化心手相传,中华传统文化心手相传

传统文化心手相传,中华传统文化心手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恋爱|大学》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中央台广告中华文化心手相传背景音乐是什么

歌曲名字叫做《心手相连》。

作曲:Giorgio Moroder、Tom Whitlock、Edoardo Bennato、Gianna Nannin

作词:Qiong Zi Zhang

演唱:谭咏麟

歌词如下:

黎明划破黑夜,用希望在你我心中燃起火焰

迈向崭新的一天,未来将是属于我们的世界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

我们相信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

带着骄傲一起飞向无边的蓝天

心手相连,勇敢走出你自己

紧相握的手中传递热力

阳光投向大地,所有的美梦都不再是奇迹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

我们相信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

带着骄傲一起飞向无边的蓝天

心手相连,勇敢走出你自己

紧相握的手中传递热力

阳光投向大地,所有的美梦都不再是奇迹

扩展资料:

《心手相连》是由谭咏麟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心手相连》中,发行于1988年9月27日。

《心手相连》其它版本:

祖海版《心手相连》是由祖海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再唱为了谁》中,发行于2009年3月10日。

中国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传统习俗 节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后,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商代在一年中要做四次大祀,“冬祀”便是作为春节来过的。
民国初年开始,将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这天凌晨,千家万户都会燃放爆竹,有的人家会在除夕夜年夜饭后一直守至午夜放开爆竹才去睡觉,称之为“开门爆仗”,祝新年开门喜庆。早上,合家必吃糯米粉做的团圆,象征全家老少团团圆圆;中午,一般都吃面或馄饨,意为长寿、兴旺。这天,年岁较高的长辈一般都守在家里,等着小辈上门请安,也称“拜年”。家中一般都备有瓜子、花生、糖果、香烟等,以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旧时,有敬天地,祭鬼神,宿命求财等封建活动,解放后已基本破除,但有些习俗还存在,如禁扫地、不汲水、不动剪刀等,说是为了“积财气,保平安”。在农村,春节走亲访友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算结束。
回答者: 德欢 – 千总 四级 -7 21:32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调查报告
——————————————————————————–
作者(来源):高一(4)班 史小梦 发布时间:2007-03-09
(一) 研究目的
1. 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将成果广而告之,以此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初五开市日:
年初五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的日子。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贴窗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的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何纬仁的何纬仁自叙

我的油画与国画生活
何纬仁

那是在“文革”开始后的1967年春夏之交,“革命”的狂热对于学习艺术的大学生的我己经开始“退烧”。正巧赶上响应毛主席的“复课闹革命”的伟大号召。于是,我和几个对艺术还没有完全尚失兴趣的同学,便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图书馆。从一个冷僻的书柜里,居然让我们翻出十几册原装进口的印象派画册。从借书卡上看是一片空白,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势下,这是连学院里的教授也不能借阅的“封资修”大“毒草” 。然而,仗着“文革”大势。图书馆的老师不敢得罪学生的心理,我们半懂不懂堂而皇之地将“莫奈”、“雷诺阿”、“马奈”……一本本地抱回了宿舍。就这样,社会上轰轰烈烈地搞“文化大革命”,我则摆开东拼西凑的油画工具,公然“复辟”资本主义起来:在临摹马奈的“露台” 的时候,我惊叹于贝特·摩里索的美丽和露台栏杆上绝对想不出来的绿色;凡高一半黄一半绿的“自画像”,我用于对哥哥肖像的写生,后来被一位先生见了,连连摇头说“太过了,太过了”;德加的“舞蹈课”、“浴女”中的犹如薄雾的光线以及室内空间明暗的微妙过度,让我走进了完全不同于俄罗斯油画的另外一个天地,知道了什么叫精致与高贵;莫奈的“青蛙塘”中黑色、褐色、玫瑰色的交响与阔大的笔触,使我不由自主地将这种感觉转移到学校南湖边的写生习作当中;雷诺阿的“秋千”人物身上的光斑和极富写生感的造型,更是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我还模仿西斯莱的“洪水”。在真的洪水涌进宿舍时,居然蹲坐在己经浮动起来的床架上画写生……后来,这些珍贵的画册被我奉为至宝,在长达两的时间里,朝夕相处,仔细完味。把喜欢的作品拼命临摹下来。至今我还保存着当年整本一字不拉的《印象派画史》手抄本。想想看,在那样封闭、那样“革命”的年代,什么都不能看,什么都看不了,社会和绝大多数的人都陷于一种极度的疯狂、极度荒诞的情况下。而我居然在简陋的宿舍里,吃着粗糙的食物。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油画学习,而且吃的第一口“奶”,竟是在四九年之后中国艺术界视为“洪水猛兽”的印象派。在不可思议的年代,竟然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和眷顾呵。
为了学习油画,我们还把同样“消遥”于运动之外,又极度热爱艺术的老师孙见光先生“找”来一起画写生,看见孙先生对造型和色彩的处理。一种画册不能替代的极其直观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和孙先生格外地亲近起来。于是,找来同学做模特,孙先生在前面画。我在后面跟。他调什么颜色,我也跟着调什么颜色,调着调着我就乱了套。于是手忙脚乱、满头大汗……。由于“文革”的缘故,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亦不像学生。孙先生更像是画画的朋友,那时孙先生单身一人,我们可以随时到他的房间去翻阅苏联画册,向他请教,给我们粗陋的画作提意见。对于孙先生那一套依靠记忆、想象和速写画出来的油画,我佩服得不得了。他的油画无论是习作还是创作,都是如此的生动、观察是如此地细致入微和概括。他那些以广西少数民族和朝鲜战场上表现军民一家为题材的画作,真的是表现得十分真挚有趣,常常令我们边看边笑。孙先生那种与生俱来的草根习性和农民式的幽默,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作画时,孙先生对造型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和自信,色彩极其敏锐。孙先生还喜欢反复用油画刀将画好的颜色轻轻地刮掉或抹开,形成十分丰富和透明坚实的色层。不知是他的自创还是有所师承。但是,从外貌上看,这个绝无艺术家风度的孙先生最爱讲的一句话:“我的是土油画”。然而正是这样的“土油画”,在“文革”之前就巳经得到了理论大家王朝闻的高度称赞。这是很了不起的呀。
嗟呼!四十年光阴将过去,我的油画就是从印象派的画册和孙见光先生这一“洋”一“土”的两个老师中起步,断断续续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其中甘苦,唯心中自知耳。
感叹之余,不禁要问:我真的有过如此的人生?有过如此的因缘么?

其实,从小我画的是国画。后来在大学里学的是国画(尽菅没上几天课),到中央美院进修也是国画。
然而,回想起来,对于传统中国画的认识应该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
我所在的南方城市尽管不大。但却有一批民国遗风的老先生,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文人雅士。他们与徐悲鸿、张大千、阳太阳有过亦师亦友的关系。尽管他们大多不是什么职业的画家(在这点上跟绝大多数的古代画家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笔墨丹青、书法诗词、金石篆刻却是情有独钟。对于传统文化浸淫既久、品味纯正且传承有绪。在我印象中,留着长须的邓俊群先生,号六然静人,终生未娶而独善其身。平日里教书画画养花。诗词书法全是传统作派。梅兰竹菊山水样样精通,用笔用墨用水极为讲究。他画的花瓣和枝干十分滋润且内涵骨力,以狂草中侧锋画的枝干与石头,更是枯湿浓淡、腕底生风。在银行作职员的龙敏功先生,耳朵半聋,以笔作谈。同道们十分称赞他那一手师法石涛的山水,笔墨苍润,渲染和收拾功夫炉火纯青。设色时赭石和花青用得十分清丽与古雅。再加题款的小行书,宗法魏晋且遒媚多姿。连我们这些尚未入门的小后生,亦觉称奇。只可惜当初我一心想学人物画,而未能深入庙堂。每念及此,惜哉,惜哉。还有一个胡素石先生是个语文教员,画一手十分少见的马远夏圭的北派山水,一树一石规规矩矩,大小斧劈运用极纯熟。只是我们年轻人觉得过于刻板,不是太喜欢。此外,李漫涛和陶尊五先生画小写意的花鸟,亦是品相端庄,文人墨戏的高手,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冶印。像这样各有绝活的先生还不少呢。
我记得,每到星期六的晚上,这个名为“柳州市国画小组”的各位先生带着各自的新作,风雨无阻地来到一间挂着《思柳轩》牌子的文物商店里。老板是个收蒇家,准备好茶水。于是空白的墙面上立刻就挂上了林林总总的山水、花鸟、书法。于是,和我一样喜欢国画的年轻人,像小孩子过节一样欢喜雀跃。为老先生倒茶端椅,磨墨理纸。然后挤在先生的身后听他们在讲述自己的作画经过。有时候老先生会说什么地方画得好,那一笔是最为得意的,其它的先生亦可有不同的意见,于是就有了认真的讨论和善意的玩笑。老板有时亦把自己收到的字画古董拿出来给大家鉴赏,有古人的,亦有当代名家,甚至还有看走眼的假货。大家在饱眼福之后又是一番议论。热闹过后,最重要的时刻来到,老板铺好宣纸,笔会开始了,此刻先生们都互相谦让。最后,往往是年纪最长的邓老先生拈着长须开笔作画,于是大家屏住气息,眼盯毫端,时而点头、时而惊叹、时而会心、时而小声议论……。就这样,一个晚上能看到三四位先生作画。夜深了,先生们卷好自己的画作,相约于下个星期的见面,在暗夜昏黄的街灯下,珍重道别。
这应该算是我的国画启蒙了吧,遗憾的是,由于年少气盛。我竟然没有拜这些先生们为师。但是,在我年轻的时候,的确和这些有着中国文化正统血脉的先生有过几年的永生难忘的雅集。其实,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乃至中国的文化不正是这样代代相依、心手相传下来的吗?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还有为数不多而真有本事老先生,可是在那样风声鹤唳的年代,谁敢教?谁又敢学呢?
时光冉冉,2002年底在人山人海的上海博物馆国宝展里,当我素面朝天地与传统大师们撞个满怀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故乡小城里的这些历经磨难早已故去了的无名画家,水平无疑与大师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一种香火再续、血脉相通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熟悉而过于久远的感觉让我再次有了切身地感动。
是的,对于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其实并不须要更多的理论,须要的仅仅是像古人老祖宗那样每天读书、写字、画画、作诗、做功课、做学问、走路、吃饭和睡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2005年6月于漓上十闲堂
刊于2006年广西美术出版社[何纬仁画集 油画国画]
笔墨记录———父女谈艺随感
□何纬仁 广西书画院副院长
○何文雯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
造型
○ 在你的作品里,造型始终是一个孜孜不倦研究的主题,为什么?
□ 造型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过去常说这个画家的造型能力强,往往是指他的写实功力和驾驭画面的能力。但是很多的画家缺乏造型的想象力、概括力以及造型品味的诉求能力,这里当然与画家的天赋和才能有关。但与艺术家后天有意识地追求和努力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 其实,在这点上西方和古人也比我们做得好得多,大师的经典作品就不必说了。那怕是民间的造型也是如此独特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 所以,这些年来在造型上我最主要的思考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造型,当然在观念和样式之间还有一个思考、转换、实践的复杂而痛苦的过程。这需要以时间和失败为代价。
○ 我觉得你的长处是造型上的想象能力。自由的构造,随心所欲地处理图象。好象怎么画都行。在你以前的作品和《水墨记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 或许是这样,但这需要长期有目的训练。记得我在中央美院进修的时候,曾大量地临摹过西方大师的造型。研究他们的造型规律。比如说毕加索晚年的一些素描和版画,那种任意处理造型的办法我就非常喜欢。我还注意到中国古代大师的作品,比如赵干的《江行初雪图》、贯休的变形罗汉及赵孟頫和石涛的点景人物等等,造型是如此的生动、精到和概括。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当然,我也有为物像所拘束的时候,这时就画得很糟糕。不符合我的心性。所以,一个艺术家认识自已是非常重要的。观念也好,造型也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艺术家本人的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下笔的时候就不会混乱,造型的自觉也就形成了。当然这里还需要有一点否定自已的勇气和自信的。
○ 另外,我感觉在你的作品里造型和表现手法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对于你这样的年纪而言,是否是一件好事呢?
□ 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我画画确实如此。喜欢随着性子去画,前一幅与后一幅总有些不同,好象总是能在作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想法。加上不喜欢重复自已的脾气,在一幅作品中,经常前后画上去的东西区别也很大,所以又得费许多的功夫来将它们统一起来。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状态,虽然有点自讨苦吃的味道。但是,在作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感受,总比麻木地重复自己的所谓“风格”要强得多。其实对自己根本性的追求并没有变,那就是对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以及尽可能的完美的艺术形态的向往和努力是始终如一的。
笔墨
○ 画中国画的,不能离开当今最有争议的一个词,那就是“笔墨”。我看你十几年前的作品就己经有了很好的书法和笔墨的基础。以后又长年临碑摹帖,光《兰亭序》一写就是三年。但是你现在依然在笔墨上冥思苦想,好象总也不到头似的。
□ 说起“笔墨” 来话就长了。上世纪八五美术思潮的时候,我正在美院进修,思想很是激进。对传统甚为不恭。转折点出现在九0年左右,打动我的是《二王》的书风。那些明心见性、玄远冷静的灵魂和“一觞一泳足以畅叙幽情”的贵胄品格及“放浪形骸”的神仙气度。无疑使我彻底膺服。这种“清整、温润、闲雅”的古意笔墨成了我十余年来的梦想与追求。
○ 从我跟广西《书法细柳营》老师学习书法的体验看,气息是首位的。然后是对古代的法帖,分门别类进行一招一式的分析研究。强调法度,强调对点子和线条细微变化的研究,如:加力与减力;快与慢;手腕的使转;笔锋的转换;正势与反势;外形与内形;笔与纸的摩擦;空中的连带等等。功夫 做得很细。其实这些就是古代笔法中最基本的东西。也是中国画笔墨精华之所在。
□ 这种要求其实与你当年在中国美院学习时的要求是相通的。为此,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画家普遍缺乏书法的素养。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是造成时下中国画内在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笔墨的简单化、江湖气再加上心气的浮燥和商业化的驱使。造成了中国画今天的困境是不言自明的。想想我们在上海博物馆看到的《国宝展》。面对历代这么多大师巨匠的真迹我们被深深地震憾了,才知道中国画原来应该是这样的。是非常能够感动人的。单以笔墨而论就可以达到如此神妙、精微的高度,能够如此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立千年而不衰。祖宗留下来这么好的东西,真不该在我们这一代给糟蹋和遗弃掉。
○ 谈谈这批作品在笔墨上的想法和追求。
《书法》 何文雯 2003年 □ 谈到《水墨记录》,这涉及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当下生活
的表现问题。仅就笔墨修养而言,在书法上下功夫就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古意的纯正和古法的到位。如你前面所谈到的书法体会那样,做到心领神会,心手相应。据说李苦禅先生晚年一直坚持临碑临帖,这是很有道理的。像董其昌、王铎那样的大家仍在不同时期临摹阁帖,终生不逾。由此可见,笔墨修养是靠积累起来的。其次,笔墨的次序感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从古人的画中看得十分清楚,用笔的先后次序、形态、调墨、运水等等,都是有法可依的,绝不乱来。至于笔墨对当下生活的表现问题,有了好的笔墨,表现就不难了。《水墨记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笔墨的古意和与当代艺术的形态和观念进行转换,用笔紧扣书法上的感觉,动作、力度、速度的分寸感。讲究“笔不离纸”、“一点三糅”、“锋走线内”、“八面出锋”,用笔又松又紧、又毛又润。从而使线条达到丰厚沉着。“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墨分五彩”、“惜墨如金” 的古训是“水墨记录” 墨法的最高追求。其中以淡墨作为画面调子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想法。淡墨亦分五彩,让墨淡到恍如白 《安新南路风景》 何纬仁 2001年
色般的虚无与纯净。所以,我以为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形态尽管己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对于当下生活的表现,中国画家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探索和实验的。这并不影响对古代大师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继承。
○ 2001年你还画了一批比较现代的写生,但是在笔墨的处理上却很是传统。很有点意思。
□ 所以,笔墨的图式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古意时风”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渗透到当代艺术家的血液和骨髓里,这正是我们需要修炼的重要功课。齐白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古人很多没有画过的东西,在他的笔下都成了不朽的杰作。设想一下,如果白石老人活到今天,以他的笔墨去挥毫汽车、洋房。难道不是同样精采吗?
记录
○《水墨记录》记录了些什么?
□ 在画这批作品之初,并没有一个事先的设计 。只是不想再画那些与自已生存状态关系不大的中国画了。从观注身边的人和日常生活本身出发,关注《恋爱|大学》当代人的精种诉求。既是有感而发,又有点像随机挑选的意思。《记录》的内容比较杂,也不刻意画成一个指向比较明确的什么系列。所以第一幅画了溜狗的女人,接着就画第二幅回娘家的四口人坐着摩托车在乡间马路上的情景。而第三幅则画了一群人跟着小黄旗去游山玩水……诸如此类。处于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读图时代,生活如万花筒般的变化。有序而又无序,谁也不能预测明天将发生什么,那就只好随遇而安吧。这就是我们今天当下的生活。这种随意的选择正好暗和了我那种不太愿意受到约束的天性。用轻松的艺术态度来营造轻松的生活氛围和人生状态。或者用画笔对生命和生活作一声轻轻的叹息和追问。这大概也是《记录》的内容吧。
○ 我看这些六尺大画既不象传统意义上的创作,也不是所谓的习作小品。象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绘画,有事先的考虑吗?
□ 这些作品画幅虽大,但是从不画草图,也不做任何构图造型上的推敲。泡一杯好茶,根据一些感兴趣的案头资料,拿起毛笔就从一个局部或者一只眼睛开始,古人叫做“笔笔相生” 吧,分几气呵成。隔几天再拿出来看看,东抹西涂;皴皴染染;好坏立决。像做功课一样,日集月累就形成了像日记似的《记录》。我常常戏称这些画为“大品”。
○ 这些作品在时空的处理,较为独特。另外就是留空白,这在山水画中是常用的。但人物画中却很少用到。这批作品有一种虚幻、空灵的感觉。如老子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 在时空的处理上受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比较大。其实与中国古代绘画的时空处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我觉得这样画,对于覌念的表达好象更容易些。至于在人物画中留空白,其一,是使画面的疏密关系出现新的可能。其二,由于大大小小的空白出现造成了局部视觉上的抽象。这对画面上的意象图式也是一种丰富和补充。由于淡墨处理得较为丰富沉厚,加上空白。所以给人濛笼、恍惚的效果,这也是我希望达到的一种追求。
○ 一些传统的图式符号也常常出现在作品中,如太湖石、花卉、禽鸟、山水……。十分有趣,但跟画面上其它现代的东西也很协调。局部看《记录》,一笔一墨极有古意,但是整体构成又极富现代感和当代意识。
□ 对于传统符号的运用,是有一定的审美想法。但更深一层的思考是: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区分,那不过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观念而己。从宏观上看,天地山川、浮云苍狗、白驹过隙。人类能改变的也仅仅是皮毛,对于人类的文明,历史家用时间去划分它们。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今天尽管我们已经很“现代” 了,但是没有理由轻视那些也曾经很“现代” 过的“传统”。因为今天也是“明天” 的传统。所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样的思考无可避免地贯串于中国当代艺术史。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无法回避的。我想,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所能做的就是应当尽可能地沉下心来,面对传统、面对当代作更深入、更到位的研究和思考,然后作出我们的选择和努力。
注:该文发表在江苏《画刊》2004年6期 广西《艺术探索》2003年3期
现代生活中的” 山水”
何纬仁
中国的山水画家喜欢到真山真水中去写生作画。即使不是古人描绘过的景致,也少不了去名山大川……。仿佛我们的老祖宗千百年来从自然中感悟出的这套举世无双的技法,就只能画这种不食人间烟火而跟当下生活关系不大的山水画。如果勉强画一些古人笔墨之外的一些景物,比如高楼大厦、笔直的马路。总感到画不出味道。缺少的是一种什么味道呢?大约就是古人一下笔就带出来的那种笔与墨,人与造化融合无碍的味道。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笔墨精神的味道。如此说来,我们可否这样追问:现代的生活和场景真的与老祖宗所创造的审美形式那么格格不入吗?难道古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这套最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技法,不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吗?今天,留给我们的选择,除了全盘的扬弃,剩下的就只能在老祖宗的荫庇下小打小闹吗?
宋元山水大家们所畄下的杰作,其实是他们在生活中,面对景物” 外师造化” 、”默与神游” 、”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所形成的审美经验的结果。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传统的经典杰作,其实就是那个时代非常“时尚” 的当代艺术。
今天,在中国画家的眼里,被古人描绘过千百年的山河依然秀美。仍然可以用现代人的审美经验来进行无数次“新”的描绘,这当然也很有意义。然而,生活在廿一世纪的人们也看到了无数古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我想,如果石涛和尚、杨州八怪等大师活在现世的话。他们” 笔墨当随时代” 的” 生花妙笔”, 也一定会将眼中的住宅楼盘、小区别墅、马路洋房画淂有滋有味。他们一定不会满足于再吃”曲径通幽” 、” 深山古寺” 的古人剩馍。因为艺术家的天职就在于永不仃息地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智慧的创造。
于是,我又想起了齐白石先生,在他的妙手下画出不少人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东西。但也画过古人从未或极少画过的平凡之物。如:不倒翁、祘盘、柴杷、油灯……甚至虾、蟹、鼠、蛇。这些物象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或经典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师具备了一种点石成金的本领。只要白石先生愿意,他笔下出现的任何形象都可以成为传世的不朽的杰作。这大约是当今中国画家最该下功夫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是的,昔日古人在自然中发现了山水,当今的中国画家同样有理由在当下的生活中发现和描绘新的” 山水” 。正如西方“印象派” 的画家一反古典风景画的模式,直面眼前所见的鲜活的风景。从而开创了西方艺术史的新篇章。因此,对于当代的山水画家而言,此山水肯定要比彼山水包含了更多的内容、观念和图式。如果我们改变了对山水画定式的陈旧看法,那么现代生活中的山水画除了树石烟云、溪流荒径之外,还应该有一切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无比丰富的景观和情感。我们也应该练就出和古人一样的” 生花妙笔” 来描绘当下生活。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央视二台 中华文化,心手相传 背景音乐叫什么?很喜欢却搜不到。。。望…

那是定制音乐,全长只有那么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恋爱|大学》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