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爱秘籍
你身边的私密情感专线!

阴历阳历一年有多少天,农历是指阳历吗

阴历阳历一年有多少天,农历是指阳历吗
农历一年有多少天?

阴历也叫农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19年中有7个闰月年。一般是农历的春节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闰月。过了春节立春的,这一年就有个闰月了。
阳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阳历每年是365天5小时多,差不多4年就会多出一天时间。至于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农历和新历相差多少天

才几岁 就测桃花运啊!
现在的90后真是开放啊!
这么小都讲这些,,早恋啊!!

一年总共有多少天?

阴历与阳历阴历也叫农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也叫公历。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19年中有7个闰月年。一般是农历的春节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闰月。过了春节立春的,这一年就有个闰月了。
阳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阳历每年是365天5小时多,差不多4年就会多出一天时间。至于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为什么阳历的2月是28天?这是古罗马在制定日历时,起初设想月份的单数为31天,双数为30天。但这样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须从12个月中抠出一天。因为在古罗马,执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认为这个月不吉利,那就从2月中抠出一天,成了29天。当时一罗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从2月份中抠出一天,加到8月份。从此阳历的2月就成了28天,本应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即将到来的春节都是阴历的节日。不过,若是问起阴历的规则,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多数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现的那一天,月圆的那一天则在十五左右。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再细节的概念如闰月对大多数人则不甚了解了。本人经过一番查找与阅读,终于对阴历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四条规则:
1.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的时刻的计算以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为准。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
2.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3.每年的冬至总是落在这年的十一月中。从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岁。如一岁中有十三个新月出现,则这一岁为闰岁,要加入一个闰月。
4.闰岁中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因为一岁中只有十二个中气,所以闰岁中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以上所列的阴历的计算规则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即公元1645年,开始采用的。以上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上完全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其中没有任何数学关系。这和阳历完全是由数学关系确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具体到未来阴历的计算,仍然需要月亮与地球运动的数学模型,而且精度高的这种数学模型相当复杂,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确的阴历来。而阳历的数学关系则非常简单,是不是闰年很容易计算。这又形成了另外一种鲜明的对比。
不过若已知当年的阴历,则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下一年春节的日期。这种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年份。找到当年阴历十一月一日对应的阳历日期,将月数减十而日期数加九再减掉月数,如果得出的日期在下一年的阳历一月二十二日到二月十九日之间,则春节就是那天,误差不超过前后一天。例如2002年阴历十一月一日对应阳历的12月4日,则按此方法预测的2003年春节的日期为2月1日,与实际日期相同。

农历一年多少天?公历一年多少时间?

公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润年,多一天。农历一年三百五十四天,差不多十九年润七次,润一次是一月

阳历是农历吗

阳历不是农历。

农历是阴历,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公历是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太阳历简称为阳历,是以太阳绕地球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阴历是农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所以,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因为作为中国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节等等都如此。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1912年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它用置闰法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又用阳历的规律制定了安排农事的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时序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日月相合的农历,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农历是阴历,公历是阳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也被叫做夏历、阴历、旧历、华历等,而阳历是如今世界上通行的公历,也被叫做太阳历、公历、西历、新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兼顾太阳、月亮和地球关系,中国采用公历和农历并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