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最有名的神婆婆,西安有名的神婆
算命人讲的神妈妈是指什么,就是神婆婆是指什么?
在大西北这边神婆婆被称做神婆子。多是农村四五十岁的妇女给人算命。大多数都为文盲。她们都说自己有神灵附体。算的也有准的。
”马仙娘娘”是什么神仙?
马仙.又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夫人、马五娘、马七娘、马氏真仙、娘娘妈、娘妈等,是浙南闽东很有名的地方神,马仙的民间信仰比较普遍。大大小小的马仙庙宇很多,但能够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庙会活动习俗的,根据笔者多年的了解.也只有本县南宋镇了。因此,忠实地记录当今南宋镇的“七月七马仙庙会”活动.对研究浙南闽东的民俗文化,有一
定的价值。
一、 南宋马仙信仰
马仙来历的传说与宫庙 据今年78岁的吴娇兰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弹棉花的人,出外逃荒,他很信马仙,一家人带着马仙香炉出走。有一年夏天,他们来到南宋,中午天气很热.就在大宫岗的一块大石头边(另一说法是在清叙桥边)歇息。歇息时候把马仙香炉从行李中取出,放在比较高的地方。当他们要离开时,这个香炉已经搬不动了。他们觉得这是马仙显灵,就在这个地方立了香炉。后来马仙一直显灵.也就从小小的庙宇不断地扩大了。坑底孙氏的祖先出来做头.盖了一座很大的马仙庙,后来庙堂正中的大匾额.一直由孙姓的人做。
马仙到底是什么地方人?南宋人都认为是丽水市景宁县鸬鹚乡人。在南宋和埔坪一带,更多的是关于她行医的民间传说。甚至有不少人说南宋永福宫的马仙是大姐.埔坪建福宫的马仙是小妹。两人擅长银针和民间草药,手到病除。从不收取金钱……此后,马仙宫香火不绝。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南宋永福宫一直在清叙桥边.经过学校两次扩建永福宫被拆除。一次是五十年代,由于建南宋镇小学的需要,出面,雇用民工,拆除宫庙厢房等附属建筑物,并将正殿主要构件抬至东北边。1976年.建设矾山区高中部时,宫庙被全部拆除.
因此,南宋自1976年至1985年大约十年时间.没有了马仙宫庙。1985年前后,南宋人在北山街街头,建了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宫庙,并沿用过去的叫法.取名“永福宫”。
永福宫庙会活动的班子组织 南宋永福宫,从宫庙建设到庙会活动,自古以来,一直由“八境”(八个自然村)承办。今年3月20日.笔者在南宋镇南宋村李求富家召开座谈会,据陈照篆、李敏须说,“八境”指的是“北山境”、“五美境(现大埔山村)”、“梅源境(现坑底村)”、“垟头境”、“方士门境”、“坑边境”、“大园境”、“三湖境(现茶寮村)”。后来由于“三湖境”人数不足,放弃了参加,只剩下七个境。1985年,大埔山新建了马仙宫之后.属于大埔山村的“五美境”.也不再参与这项集体活动。于是当初的“八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只剩下了六个境,后来又增补了宋阳境(华阳牛角弯)。虽称八境,实为七境。
永福宫现设常务理事一人,理事八人。理事的名额基本上根据参与活动的各个“境”来分配.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
庙会活动组织的“七境”按照地方顺序自然排列轮流。每一年排列轮流到当头的这一“境”.到了七月初一这天.要有五六个人到永福宫“卜、杯”,卜到一阴一阳才算有“圣杯”。三次有“圣杯”神明才同意你当“头人”。近年来,通过“卜杯”,主持活动的“头人”有李敏共、黄友蓬、钟显展、欧阳后解、李若遮、李招发、林炳昌等。2005年农历七月初一,“垟头境”通过“卜杯”.有“圣杯”的“头人”是欧阳后足.他已成为2006年庙会活动的主持人。
永福宫活动的资金来源和支出 永福宫活动的资金来源靠两大收入。一是靠香资收入,一般每年收入约在14000—16000之问。2005年香资收入,约15000元。解放前有“众田”,可以靠这些田租收入,作为活动基金。二是靠各“境”捐资收入.每一年六月初一,永福宫都要举行一次“做福”。这实质上是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商议七月初七庙会的组织资金、分配情况。三是靠大款捐资。这部分资金,都用于添置实物或修缮庙宇。如2000年,华阳洪振聪出资26000元,做了三辆迎神用的“銮驾”。
六月初一这一天,众理事们简单地吃了“福酒”之后,自己要带回总数约为200份的“福贴”,请本“境”的人,七月初一到宫中“做福”。参与“做福”的人,可以向宫中捐款,也可以不捐款。但是参与“做福”的人,自己吃的这一餐,必须自己出钱。2005年,七月初一.共办了21桌的“福酒”,每条桌约lO人.每人出资25元。210多人的捐资共5500元,全部用于“做福”会餐。
各“境”的每一个理事,只需要集资1000至1500元.这是比较轻松的事。反正理事都是乐于公益事业的头面人物.2005年永福宫共集资1t000多元.
永福宫的支出一般分三块,一是日常支出,一般是庙中管理人员的工资,一年在3000元左右;二是庙会活动时的戏金支出,一般三天三夜的戏,要花钱八千至一万元:三是用于
修缮费用。
永福宫庙会活动相关仪式 永福宫活动比较多.如正月初一早“争烧头炉香”,正月初三的灯上殿,六月初六的“福会”,这些活动与其它神庙相差无几,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最主要的是农历七月七的庙会活动:
主持庙会活动的“头人”卜到“圣杯”之后.一年之内就不得担粪尿,不得人“月内房”(女人坐月子,未满月的房间)。理事会人员在进入宫庙之前,都要“净身”。如果某某人觉得自己碰到秽气,如过了竹竿下,脚踩了不洁净的东西.就要烧一张“净符”以“净身”。
“净符”由法师所写,甚至用木刻板印刷,数量较多.一般挂在入口处,可以随便去取。理事会和参与活动的人员要特别加以注意自身洁净,自觉做到。其他人员可随便些。
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头人们就给神灵塑像换上新衣.七月初七早上四时左右,主要人员全部到场。忙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在宫庙之中排好队列。队伍中要有二个七八岁的男童.穿上新的衣服,通过化妆,分别坐入轿内。轿中放有一枚大印,用大红布包扎,分别是“叶大元帅”、“关圣帝君”。南宋的当地人,把小孩坐的轿,叫做“浮印斗轿”。轿内还有书、扇,但不可放水。因为小孩水喝多了,容易拉尿,拉在什么地方,谁都不喜欢。小孩在轿中还不得吃零食,不得讲话,只能看书或闭目养神。
永福宫马仙迎神队列 迎神队伍出发之前.都要鸣炮、打铁铳。相传鸣炮、打铁铳可以除秽驱煞。这也是迎神出发前的信号,过去迎神省不了铁铳开道。使人远远听见这种震撼的巨响,以便于让不该“冲”的东西(如孕妇、牲iZl、运输农家肥等)回避。2005年镇为了确保安全,通知庙会不得打铁铳和放炮.但大家总是觉得少了什么.最后请来了三十多人的女子腰鼓队和礼炮车。
2005年马仙迎神队列如下:
1、总头人捧一个大竹筒,竹筒中插三支令牌。2、女子腰鼓队。3、四面大锣。4、100多面大旗。5、中乐队。6、香亭。7、T型大照,上写“护国佑民叶大元帅”。8、“浮印斗轿”,上坐小孩一人。9、特制大凉伞。10、元帅轿,轿中坐元帅塑像。11、T型大头照.上写“敕封护国佑民关圣帝君”。12、“浮印斗轿”,上坐小孩一人。13、特制大凉伞。14、关帝轿,轿中坐关帝塑像。15、T型大头照,上写“敕封护国佑民马氏真仙”。16、特制大凉伞。17、马仙轿,轿中坐马仙塑像。18、中乐队。
永福宫马仙迎神线路 马仙迎神线路.有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是参与活动的“七境”,都要巡到。二是沿途凡有小宫庙的地方,要是有人摆出供品,要稍停一下。三是.时间不能过分浪费。具体线路是.
北山街道—>沿公路至方士门一>沿公路至松墩一>沿公路回来,过方士门桥至金山一>沿机耕路至苦竹脚一>沿机耕路至大贡一>过桥至大埔山一>回街道过二街一>又沿公路至堑头一>到坑底树脚宫一>沿公路到孝门底五显宫一>沿公路至杨曹坑一>沿公路至宋阳隔一>沿公路至牛角弯宫一>再去牛角弯村一>华阳菜市场一>往回走,沿公路去后垟一>至上弯宫一>沿机耕路至垟尾园一>至半垟宫一>往回走,至大樟脚冥关三王宫一>回
永福宫。
走完上述地方,路程大约有40多华里,从早上的五点左右出发,到中午的十一点左右,回到宫庙中,全程约六个小时。沿途除了宫庙之中摆供品祭请之外,还有不少人在自己的门口路边,点上红蜡烛,烧起金纸,上香跪拜,直到迎神队伍离开。
需要提到的是,埔坪建福宫也在这一天迎神。大约上午七时以前,都经过原两乡交界处一个名做“大宗,,的地方.两宫的头人们故意不安排两大迎神队伍相会。相传过去曾有过“相会”之后,马仙两“姐妹”不愿离开,神轿越抬越重。埔坪的迎神队伍很壮观:有女子腰鼓队、化妆八仙游行等.
物资交流过去南宋交通不便,物资紧缺,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庙会推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近年来的庙市活动经过当地的组织,庙会的临时性集市得以划分,大大方便了群众。一般有以下几个市场.
南宋学校大操场,嫁妆市场。大操场如摆不下,就要摆在公路两边。货物来源大多数是观美、桥墩、灵溪等地。嫁妆家俱的款式很多.风格各种各样,而且价钱十分便宜。这些嫁妆家俱是工匠们在自己家中利用空闲时间做的,再加上他们在使用材料时.精打细算,所以可以便宜出卖。群众在庙会期间购买嫁妆家俱与平时请工匠在家中做嫁妆家俱相比,价钱低
了大半。因此.嫁妆家俱供求市场十分看好。
北山大厝门口,竹器市场。竹器有各种家用的竹椅、篾制的各种席子、竹廉等等,农用的如箩、筐、筇、篓、畚箕、竹筛等等.食用的器具如竹制的蒸笼、笊篱、篾篼、竹勺等等。还有用的笱、抓泥鳅用的小竹笼等等。这一类产品多来自山区的能工巧匠之手。
北山街市场内,钱器市场。大多是各种农用锄头、铲、镐、草刀、稻刀、斧头、柴刀、犁、耙等等,木匠篾匠用的各种斧头、篾刀、锯,大大小小的凿子、刨类等等。各种器材应有尽有。
路边和各地凡是有空的地方,见缝插针,摆满各种东西。包括服饰、玩具、木椅、楼梯、饭桌、书架各种各样的木桶等等。
附近各乡镇的人.有看热闹的、有购物的、有会客探友的.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八十年代,南宋还属于矾山区管辖时.矾山区几乎要调动全部的机关人员到南宋,参与管
理,还是忙不过来。
但近年来.庙市明显地一年不如一年,出现了萧条的现象。
二、 南宋二大马仙宫庙比较
南宋人笃信马仙,在同一个乡镇,就有二座规模很大的马仙神庙。一座在南宋镇的南宋村北山街街头,另一座在南宋镇的大埔山村,两地相隔不到五里,都是1985年前后新建的。当时,南宋的一些老人出面,要建马仙神庙,选址在南宋的北山街街头,后来由于头人意见不大统一,作为原“八境”之一的大埔IJJ吴氏,便单独出面,在大埔山村的青竹岭脚.建设了一个同等大小的庙取名“马仙宫”.
北山街街头的“永福宫”,坐西北向东南,宫庙与街道相邻,香火比较旺;大埔山“马仙宫”坐东向西,建在青竹山下.虽不很热闹,倒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相同与不同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庙上的辅神不一样
笔者曾问过.为什么大埔山没有关帝? 老人们说,关公不喜欢吴地.这里大部分姓吴,因此,大埔山“马仙宫”没有关帝的塑像。
(二)迎神活动的时问线路不一样
北山街街头“永福宫”迎神活动的时间是七月七.而大埔山马仙宫迎神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三。农历正月初三虽不是南宋镇传统的庙会节日,但是这段时间,在外地务工的南宋人.都回家过年.所以场面还是很热闹的。特别是做戏三天三夜(有时五天五夜).增加了春节的热闹氛围。
迎神活动也不像北山永福宫这么累,时间长达4至5个小时。2006年农历正月初三迎神时,在众神的“銮驾”下,还安装上轮子.沿着公路迎神。迎神的队伍没有北山永福宫这么长.但多了戏班的“化妆游行”。
其线路是:
大埔山一沿公路至方士门一沿公路至松墩一沿公路回来一至北山街道一再过大埔山一回大埔山马仙宫。
(三)迎神班子组织结构不一样
大埔山马仙宫活动的班子组织以吴姓为主,而北山街永福宫的活动以各“境”即以地方为主,不分姓氏。当然,南宋的不少自然村,至今还是以族居为主,如溪光以李姓为主,金山以欧阳姓为主.坑底以孙姓为主.但毕竟在迎神活动中,不搞宗族活动。南宋虽然有马氏.但对马仙活动,却没有一点特殊化。
大埔山马仙宫活动的“头人”大多以富户和包工头为主。北山街永福宫的活动多在几个地方中轮流.但两地的常务理事一般不变。比较大埔山马仙宫和北山街永福宫的活动,大埔山马仙宫虽然仪式简单一些,但参与活动的人比较轻松.
经费相对节省;北山街永福宫活动内容丰富,凸现传统庙会活动的民俗特色。
(四)两大马仙宫庙的相同之处
北山街街头的“永福宫”,与大埔山青竹岭脚的“马仙官”相比,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首先是建筑规模基本相同.建筑面积都在600平方米左右。
两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基本一样。分正殿、两厢房、戏台三大部分。正殿、两厢房和戏台上边,主要是木质结构为主.地面和戏台以砖混结构为主,戏台正中,有一条二米左右的通道. 用厚木板盖上,做戏时,再加上一层地毯,看不出有什么两样。迎神时,抽去木板,神像从这条通道中抬出。戏台上有藻井.
文娱活动内容基本一样:两个地方,都请中老年人喜欢看的大戏为主。一般情况做三天三夜的越剧.有时也做五天 五夜。如果是戏做得好,或者宫中资金比较宽裕.或者有人出资,就会适当增加演出的天数。演戏的戏金一天一夜为2000元左右,大米饭和菜由宫庙补贴。戏班如增加“庆八仙”等节目,另外加红包。
旧时庙会活动,带有赌戏陋习,即在宫庙中摆设赌场.从中抽取一定的赌金,作为宫庙活动的费用。当然,过去北山街 头的永福宫、大埔山的马仙宫还没有建造,两个宫庙都不存在这种情况,“赌戏”主要是指旧时在清叙桥边的旧“永福宫”,、
南宋和周边关于马仙的传说很多,从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可以解读马仙是一个孝敬父母、精于医术、乐于公益事业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旧中国基层劳动人民的愿望.
中国神话里有哪些神?最大的是谁?
如来佛主!没人打的过他的
中国神话中的“麻姑”是谁?关于她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神仙传·麻姑》记载了关于麻姑的一个神话故事:
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现在提起麻姑多指麻姑看见沧海桑田几番变更的故事。
除了马路碰瓷外,你还遇到过什么奇葩骗局?
街头骗局五花八门,有的骗子伎俩并不高明,为何却屡屡得手?在街头上,你是否遇到过装扮成学生模样的男孩或者女孩,他们声称丢钱无法回家而向你求助;在超市门口,你是否看见过有人捡到地上遗落的物品,结果却被骗了;在路边,你是否看到过摆象棋残局出钱让人破解……
这些都是街头骗局常用的伎俩,骗子设好圈套等着有人往里钻。为你揭秘六大街头骗局,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01
“大学生”举牌求助
家住西安市东二环的李女士在立丰国际的天桥上遇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举牌求助,牌子上写着:“回家途中钱包被盗,请给点钱让我回家。”
看着这个女孩和自己女儿年龄差不多,李女士萌生恻隐之心,她给了女孩50元后匆忙离开。
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两周内她在别处遇到了5次类似事件,女孩有时候是长发,有时候是短发,有时候是扎着辫子,但她仔细观看,发现这名“大学生”嘴角都有一颗痣,原来是同一人。
真相是:
现在微信转账、银行转账汇钱都很方便,有家人朋友可以求助,真正的大学生不至于沿街乞讨,以往也有出现过假扮大学生的案例。
遇到此情况,市民可以机智地处理,比如带着他们去公安部门、民政部门或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求助。
02
超市门口捡物品却失财
1月8日,60岁左右的王女士走出超市门口不远处,听到有人突然喊:“大姐,地上的钻戒是您的吗?”王女士低头一看果真是枚钻戒,她捡起来说:“交给警察,不知是谁丢的,丢东西的人可能年都过不好。”
这时,一名中年妇女走到王女士跟前说:“眼看就到农历猪年了,猪年发大财,你能捡到戒指这是吉利,要不你给我300元,我就当没有看见,你拿回家戴着和卖掉都划算。”
王女士摸摸衣兜只有200元,她将钱递给那位中年妇女,对方拿着钱边走边说:“你这人是有福气的。”
王女士回家后给儿女一说,才知道所谓的戒指不过是几元钱的假货。
真相是:
这样的骗子团伙年底多流动在超市、菜场、集市、社区或者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广场附近,专门对警惕性较低的老年人下手,利用有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骗财。
所以,市民在街头遇到类似的“好事”切勿轻信,要冷静分析。
03
“残棋会友”的猫腻
1月10日,西安市朱雀桥上,市民李先生经过时突然被陌生人邀请下棋,对方声称输了交100元,赢了退还200元。
李先生是名象棋爱好者,他很有兴趣地停下来看棋,只见下棋的小伙子连赢两盘拿着400元走了。
李先生对自己的棋艺十分自信,结果连输两局,一会儿工夫200元没有了。
真相是:
骗子是以请人“下棋”为名,实则是“请君入瓮”。街头残棋是一种较普遍也是多年前的街头骗术,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自恃棋艺精湛,以免误入圈套。
从表面上看,设棋局者处于劣势,挑战者胜券在握,但棋局开始后,设棋局者按照棋谱上固定路数下棋,挑战者只要有一步没有按照棋谱上的路数走,就会陷入被动,直到被将死。
这种棋局挑战者大多是难赢的,最好的结果是下个平手。
街头象棋残局和扑克残局是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设置的,一般都是团伙作案。
04
年底求财避祸却遭骗
1月14日,西安市民王女士由于身体有病一直未好,她来到八仙庵祈福保佑时,遇到一名自称会算命的“神婆”。
“神婆”说,王女士去年一年内小病不断是因为小鬼作祟,她可以帮其消灾解难,但需要王女士将2000元放在她那儿,她用黄纸包好,等到念法驱邪后再将返还。
过了一会儿,“神婆”将纸包交给王女士,叮嘱其回家后把这个包着钱的黄纸包放在床头摆两周。两周后,王女士打开纸包一看里面都是白纸,她再去八仙庵周围寻找时,“神婆”早已不见踪影。
真相是:
过年那会,在不少庙宇附近,会有“神婆”或者“神汉”向过路人搭讪,他们打着可以帮其消灾解难、招财求安的幌子,暗地里偷梁换柱,专骗的老百姓。
在生活中,市民切勿相信此类骗局,有病投医,修身养性。
05
百元被撕口子
西安市民刘先生在土门菜场门口碰到一对骑着三轮车卖虾的夫妻,结账时,这对夫妻以刘先生给的百元钞票破了钱角为由,直接往刘先生的钱包里塞,要求更换。
一连换了7次,对方才收下了刘先生手上的100元,等到刘先生回家整理钱时才发现这些钱都是假币。
真相是:
犯罪嫌疑人将顾客递来的钱偷偷撕出一道口子,以钱损坏为由让顾客换一张,等钱回到顾客手上时,真钞已经变成了假币。
警方提醒人们,遇到此类商家或者顾客时,如果对方以这种借口要求更换钞票时,请务必提高警惕,拿到手的钞票多验证几次,若发现相关线索,立即拨打110报警。
06
抽奖背后的骗局
市民李萌回家途中走出地铁口时,看见张贴着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或中国电信宣传页面的广告,一名主持人站在一大堆奖品旁边大声吆喝,说是搞抽奖活动,周围很多人在围观,也有很多人在排队抽奖。
奖项分为5个档:五等奖是花10元钱换取价值500元左右的礼品,礼品是一些锅碗瓢盆类的生活用品;四等奖是花20元换取2000元的礼品……一等奖是花1000元人民币换取价值1.2万元的苹果笔记本电脑。
李萌抽到了二等奖,500元换取价值8000元的苹果手机一部。当时她开心极了,想着很划算,结果回家一看发现手机是山寨版。
真相是:
这种骗局一般会有很多“托儿”,这些“托儿”抽到的一般都是五等奖或者六等奖,吸引路人关注《恋爱|大学》。
除了“托儿”,路人抽到的大多是二等奖,骗子让你开开心心得奖,痛痛快快掏钱。
西安有没有比较出名的算命的人 ?在那块?
有没有搞错 命运在自己手中